( 6月 24日—6月 28日)
◆重要事件
▲石油化工
----6月 21日,从吐哈三塘湖风险作业区传来喜讯,由吐哈风险作业第一项目部部署实施的马 39 —19井压裂后自喷,原油日产量是方案设计产量的 1.2倍。这是三塘湖风险作业区块打出的第一口自喷井,目前已自喷产油近 20吨。
----截至 6月 20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成功实施储层改造措施 27口井,累计增油 1.032万吨。
----6月 26日,中国石油油气管道合资合作战略协议在北京签署。这是国务院“新 36条”颁布后中国石油又一例引入民间资本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标志着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开辟了民营资本参与战略性行业的新通道,推动了国内投资融资领域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
----中石油近日引入 600亿社会资本共同运营部分西气东输建设项目,成就中石油自 2007年重回 A股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6月 24日公布了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长期贸易合同的细节。根据这一我国对外原油贸易最大的单笔合同,未来中石油进口俄罗斯原油量将达到每年 4610万吨,接近去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
----5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加 4.75%,汽柴煤油库存环比下降 4.54%。其中,汽油库存环比增加 0.56%,柴油库存环比减少 8.87%,煤油库存环比下降 1.85%。
▲天然气
----中哈萨拉布雷克至吉木乃跨境天然气管线日前正式投产通气,这也是我国第一条民企建设经营的跨境天然气管道。业内分析,首条民企跨境天然气管道通气,不仅有利于打破国企对天然气管道的垄断,也为民资建设天然气管道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预计未来民资投资天然气管道建设将更加积极。
----中石油公布了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价值 2700亿美元的长期供油协议的合同细节。同时,中石油还宣布已经与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签署协议,收购其一天然气项目 20%股份。
----从中石化获悉,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在安哥拉的合资企业——中安石油公司近日与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签署协议,收购后者所持安哥拉 31区块 10%的油气勘探开发权益,收购价格 15.2亿美元。该交易尚需得到中国和安哥拉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新能源
----日前,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四部委已达成共识,原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 3年,并即将在 7月份杭州新能源车展前后出台新一轮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价格行情
国际 原油价格 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在伦敦市场 FOB价格, 6月 27日为 102.94美元/桶,比 6月 20日每桶跌 0.03美元。 国际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在美国交易所期货收盘价,6月 27日为 3.58美元 /百万英热单位,比 6月 20日跌 0.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有望翻番】
据悉,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有望从 8厘/千瓦时上调到 1分 6厘/千瓦时,这意味着每年至少可实际征收 400亿元左右的资金。目前该方案已上报,如果顺利最快可能在 7月前后出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从 2006年开始征收,最初是 2厘 /千瓦时,20 09年 11月提高至 4厘/千瓦时, 2011年 12月提高到 8厘 /千瓦时并一直延续至今。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向普通用电企业和家庭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两部分。其中,电价附加收入占到绝大份额,也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进行补贴的唯一资金来源。但受各种减免政策政出多门,征收过程管理不规范,发放流程繁复等影响,已征收资金和实际补贴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补贴延迟发放的时间越来越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3月底,全国大概有 300亿元的补贴资金没有发到新能源企业,其中 200亿元是流转原因,1 00亿元是缺口。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从去年年初就对全国新能源发电上网补贴进行摸底统计,以寻求解决资金缺口的方案。今年 6月 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再次明确,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中国海上风电: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发展】
从日前闭幕的 “2013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传出信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和风电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我国海上风电目前正处于示范性项目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突破规划布局、价格政策和输配网络建设等瓶颈。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 2月发布的《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版)>有关条款的决定》,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增列为鼓励类项目。截至 2012年底,我国已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计约 39万千瓦,是除英国、丹麦以外海上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目前,全国 17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总装机容量 395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还有 28个项目正在争取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 850万千瓦。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是,海上风电技术门槛和成本还比较高,投资成本目前约为陆上风电的两倍以上,且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合理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此外,我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以上,海上风电建设的统一管理协调有待加强等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根据“十二五 ”规划,到 2015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500万千瓦,到 2020年达到 3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我国计划于“十二五 ”间用最少五年的时间超越欧洲此前 20余年的发展。
【铁路建设放缓将加剧钢材市场供需矛盾】
有报道称,目前,有一批铁路项目停工或推迟建设,其中高铁项目受到的冲击最大。如贵广高铁原计划在明年底通车,但现在建设速度放缓,尚不确定通车时间。据业内人士透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项目的资金大都来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现在中央财政收入减少,自然影响建设进度,另一方面是因为铁路改革,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了。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缓建,必将波及铁路和相关基础设施用钢需求。据了解,由于钢轨、道岔等轨道所需钢材的订单已经基本上在年初敲定,此次缓建对钢轨生产企业的影响不大,与铁路建设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如桥梁、站台等方面的用钢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另外,铁路项目缓建还会涉及到对铁路机车车辆需求的减少,如高强耐候钢、铁素体不锈钢、高强冷弯型钢等品种的需求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我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近40%】
据统计,国内玻璃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生产能力已超出市场需求近40%,产能利用率只有63%。一季度,国内有 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截止到 3月底,浮法玻璃在产产能为 8.25亿重量箱,同比提高 11.5%,同时总产能已达到 10.32亿重量箱。而 4月份,陕西台玻、包头晶牛、秦皇岛弘耀等玻璃企业仍有生产线计划点火。 今年国内将有 1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新增产能 6000万重量箱。而到 2015年,我国平板玻璃需求量也只有约 7.5亿重量箱。
【1 -4月水泥行业利润持续负增长】
2013年 1-4月水泥行业运行状况有所好转,但盈利情况依然不甚乐观。全行业利润总额 82.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2.1%,仍然延续了一季度负增长态势,但下降趋势有所减缓。根据监测的全国 31个省市中,有 12个地区出现了亏损,亏损较为严重的为华北和东北地区;盈利情况比较好的是西南地区,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出现了大幅增长,如:四川省实现利润总额 10.43亿元,同比增长 156%,位居全国第三位,贵州省和云南省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也分别达 189%和 192%。自今年以来,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拉动水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水泥行业运行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地区。河南省和山东省利润总额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利润总额分别为 15.72亿元和 15.7亿元,居全国第一、第二位。